游戏公司老板与他的SEO过往
前几天看到一则信息,内容是寻找百度方向的SEO,薪资在20k-25k。为什么我要提这件事呢?它反映了目前大多数公司的现状:一大批公司已经因为站群和采集技术倒闭,另一批还在瓶颈上做无用功,希望减缓衰落的速度。这则消息是老板在公司倒闭之前发出的最后求救信息。
我根据这则信息进行溯源,能查到的信息是这家公司2014年创业,然后依靠SEO技术发展盛大,从闵行搬迁至徐汇,员工扩展至上百人。但是在今年,轰然倒闭,老板也深陷司法纠纷。当我打通他的电话之后,听到的是疲惫低落的声音。经历过大起大落,心力也已经耗尽,没有决心重头再来。
这位老板想不明白为什么排名会批量掉并且再也上不去,也不明白为什么流量转化率越来越低。他知道选择SEO是正确的,也知道有地方不对劲,所以在最后的时刻期待着用高薪去吸引不一样的SEO去拯救他。但是很遗憾,招聘信息发出来14天仍旧无人问津,公司也在这期间关了门。
他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使用了站群技术和内容采集。他事业的上升期正好是站群起来的时候,那时候百度还没有找到反作弊的方式,因此他依靠着站群技术确实赚到了一大笔钱。采集是伴随着站群而生的。拥有多个网站,每天需要更新大量的内容,光靠人力,成本居高不下,因此使用程序采集成了企业和优化师的最优选择。
为什么站群和采集会导致公司倒闭?
这里面其实也包含着“虚假的繁荣”效应。首先说采集,采集内容虽然违背道德,但是并不意味着采集的内容都是低质的。一些高质量的内容还是能被收录的。如果你的网站的权重和质量优于被采集的网站,并且内容受到用户喜欢,那么依旧能被搜索引擎认可和提权。换句话说,采集对优化是有用的,尽管内容非原创,只要你能绕开搜索引擎算法或者得到用户认可,那么这些内容能提升网站权重和引流。
但是这只是虚假的繁荣。有些网站依靠采集,能做到日更几千篇文章。但是搜索引擎也不傻,网站采集的量级在那里,不可能每一篇都绕过算法。凡是程序采集清洗的文章,必然会有特征码。搜索引擎识别出来后要么不收录;要么收录了,但是整体排名会往下压;过分的直接K站。
站群的反作弊更为简单,就像故事中的那个老板,他有9个网站,但是每个网站的域名都包含了他公司的品牌词,在2018年飓风算法出来后,他的网站受到精准打击。18年开始难做了,23年各大股东相继退出,24年彻底陷入经营困局,25年司法纠纷缠身,公司倒闭。域名包含品牌词本来是有利于优化的常规操作,却因为选择做站群而成为了公司催命符。
百度反作弊算法一览表
图片来源:百度站长平台
SEO行业整体方向走偏了
这个老板也尝试过更换SEO,但是SEO整体行业方向走偏了,站群和采集成为了众多优化师默认的常规操作,也没有人站出来纠偏,加之百度SEO方向人才断层,留给那个老板的选择并不多。
为什么百度都推出了飓风和细雨、蓝天、劲风等算法,明确了打击站群、采集和低质内容而站群和采集仍旧成为优化师的常规操作呢?
有三方面的原因:
1.很多企业的要求很苛刻,既要求尽可能多的获取流量,又不愿意投入人力成本。本来应该一个团队完成的工作量,最后都放在优化师一人身上。优化师在窘迫的资源和高KPI考核之下,只能选择更为经济和看似有效的站群和采集手段。
2.百度SEO技术研究停止不前。很多优化师在技术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优化步骤有效果就认为某项技术是是正确的,缺乏更长远和宏观的视角。加之抖音、小红书等新媒体兴起,人们争相想从新平台获取流量,也就忽视了对更高级的SEO技术的研究。
3.侥幸心里。不管是优化师还是企业,心里都有不被搜索引擎惩罚的侥幸心理。万一不会被惩罚呢?万一在大赚一笔之后再被惩罚呢?那不就是低投入高产出了么。
奇商网络认为正规、自然才是SEO优化的真正捷径。
如果你的公司也面临这像这个游戏老板一样的问题,可以加入上海SEO交流QQ群,一起讨论破局的办法。QQ群:10484420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