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O的升级版GEO不等于“数据投毒”

日期:2025-10-11 人气:15

SEO升级为SEO

从SEO到GEO,其实从商业层面来说,很难算作是升级。商业层面上,在传统的商业交易中,销售人员一直是核心角色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,对于商品的了解除了考查商品本身以外,唯一的信息来源便是商品的销售人员。到了互联网时代,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十个蓝色链接给了消费者极大的选择自由。而到了人工智能时代,生成式AI给出的唯一答案仿佛又回到了之前只有一个选择的境况。所以,从这一层面来说,这实在算不上是升级。因此,奇商网络认为大模型厂商们不应该只考虑卷自家产品,而应该尝试去做生成式AI的聚合体。想一想,如果未来在一个端口提问题,会收到分别来自deepseek、腾讯元宝、文心一言三家不同的答复,那将比面对唯一的答案更具有吸引力。

从互联网发展趋势来说,GEO是SEO的升级版。随着传统搜索引擎升级到AI搜索引擎,作为为搜索引擎整理和创作信息的SEO也升级为了GEO。坏消息是黑帽SEO也升级为了黑帽GEO。不过在人工智能问题上,国家对黑帽GEO的容忍度会更低。

早在2017年,国务院就印发了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首次在国家层面确立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地位,明确提出“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先发优势”。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对黑帽GEO的容忍度会更低的原因之一。众所周知,互联网的根基在美国。而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具有先发优势,而黑帽GEO采取的优化手段会导致大模型”中毒“,从而使AI得出的结论不佳或者错误。央广网披露:”有研究显示,当训练数据中仅有0.01%的虚假文本时,大模型有害输出率会上升11.2%,即便是0.001%的污染,也会导致有害内容增加7.2%。“这么高的误差度,在特定的时候或者特定的领域发生就是灾难,严重可危及人们的性命或者导致社会秩序紊乱。


GEO不等于”数据投毒“

GEO不等于数据投毒.png
GEO是一个新兴的概念,其火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。一是客户有需求,早在GEO概念还未被真正定义下来之前,很多公司就已经在线下和线上在找相关的服务商。他们提到:"我们也不知道效果,但是竞争对手公司已经在做了,我们不跟的话,就落后了”。
另一个原因是红杉资本投资profound公司总计5850万美元,这在业界迅速掀起一股GEO浪潮,原本犹疑不定的服务商们纷纷推出”GEO“服务,希望在庞大的新兴市场中能尽早占取有利地位。
推出GEO优化服务的公司本身技术良莠不齐,行业也暂时没有形成对GEO技术和结果的相应标准,这导致很多GEO优化项目难产或者没有效果。更严重的是有些公司为了追求效果,在数据源散布虚假、夸大的信息,甚至伪造专家身份来增加内容权威性,希望用这种方法让AI认可其发布的内容,一旦这些信息逃过数据清洗被呈现在用户面前,就增加了AI回答错误的概率。
GEO并不等于“数据投毒”,因为白帽GEO仍然在遵循白帽SEO提出的“正规”、“自然”的理念。白帽GEO通过整理真实、可靠、优质的信息递交给AI爬虫,让AI的回答客观、真实。白帽GEO切实考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良好生态环境打造,希望为服务的企业在线上积累良好的长期口碑,而不是短时间的流量。
”数据投毒“是指有意或恶意地向数据集中引入虚假、恶意或有害的数据,利用训练或者微调过程使得模型中毒,以操纵、损害或欺骗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和输出结果。这种攻击旨在特定阶段操纵训练数据,使模型在后续的预测和决策中表现不佳或产生错误的结果。
数据投毒有四个途径:
1.数据采集环节:在信息源散布虚假、夸大、恶意信息;
2.数据标注环节:在数据标注的过程中故意或者失误导致标注错误;
3.数据清清洗和预处理环节:未能排查出异常数据;
4.大模型应用阶段:故意多账号、重复驯化AI,告知其错误信息。
 数据投毒的人被称为”投毒者“,它可能是个人、公司或者组织。由此可见,数据投毒者不一定从事GEO行业,但是黑帽GEO一定是”投毒者“。如果您还在用黑帽手段进行GEO优化,那么您的行为可能已经构成违法犯罪。企业招聘黑帽SEO和黑帽GEO也属于违法行为。
奇商网络原创文章,版权所有。如需转载,请标明出处,感谢配合!


上海奇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2009-2025 Qisir. All Rights Reserved. 沪ICP备2024069460号-1 网站地图